完成橡膠支座更換的施工準備工作后,進行施工技術交底。現場安裝施工設備,在橋臺頂面靠墊石外側(距臺緣至少5cm,還應結合支座取出時所需要預留的進出空間進行考慮)墊鋼板至所需高度(以千斤頂和承壓鋼板厚度之和為預留空間極限),保證每塊鋼墊板無翹角、歪斜,將特制扁形千斤頂與手動油泵、壓力表及儲油桶連接好,并將千斤頂平整置于墊板之上(活塞朝上),然后在千斤頂上墊好承壓鋼板,墊至緊貼T梁底面。待同一幅梁(9片梁或6片梁)下面每臺千斤頂均安置好并檢查無誤后,等待信號指揮員發出指揮信號。
擺放好交通控制設施,橋上橋下通訊暢通,定崗定員,全面檢查;信號指揮員發出“預備”信號,各就各位,做好預備姿勢。“開始”信號發出后,每臺油泵同時緩慢、均勻地供油,隨信號指揮,以頂舉高程和油壓兩項指標進行雙控,按每頂起2mm為活塞行程步長,4mm為一個控制步階,墊一次鐵板;每到一個步長,步階均停留1—2min,由技術員全面檢查比較每片梁工作油壓及高程變化,以便下一步頂舉時進行適當凋節(高程誤差不大于2mm;油壓誤差不大于0.5MPa,但邊梁除外),逐步頂升各片梁體,當達到每級指標后立即把結果報告給指揮組;安全巡視員同時把責任區內的安全信息報告給指揮組。在頂舉過程中,注意及時墊好支撐墊塊(鋼墊板口200mm~300mm,墊在橋臺頂面T梁端橫隔板之下緊靠墊石兩側,還應結合橡膠支座取出時所需要預留的進出空間進行考慮),保證每塊墊板無翹角、歪斜等不良現象;若一個活塞行程不夠,應在確保墊塊穩固、到位(頂緊T梁)以后,讓活塞回油回程,取出千斤頂,在千斤頂底座位置,用鋼板墊高至所需高度,重復④—⑥步驟相關頂舉操作。每級操作都必須同步進行,高差、油壓誤差必須嚴格控制在誤差范圍內,上一級操作的誤差可在下一級操作中進行調整,直到T梁整體脫離橡膠支座頂面,繼續提升,使得支座頂面具有5—l0mm的施工空間。
及時墊好端橫隔板處的支撐墊塊,確保每塊墊板穩固,并支墊到位,保持住千斤頂的油壓。迅速取出原有QPZ盆式橡膠支座,把不需要更換的舊支座清理干凈,并在四氟板的凹槽內均勻涂抹一層硅脂;同時,新支座的四氟板凹槽內也要均勻涂抹一層硅脂;清掃干凈墊石表面。快速將涂好硅脂的支座準確放回擬定位置,注意有四氟板的一面朝上,支座安放完畢并經檢查合格后,開始落梁。落梁時,注意避免碰撞支座,以保證支座位置準確;落梁采用與提升相逆的工藝法,亦按頂舉時同一步長、步階緩慢降落同一幅的每片T梁(9片梁或6片梁),有利于主梁就位準確且與支座密貼;若主梁與支座密貼不好,應查明原因,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或重來。